“读懂中国”文化界大咖:以展览、纪录片等讲好中国故事|世界观察

来源:广东新闻广播 2023-04-21 03:46:47


(资料图)

“读懂中国·湾区对话”专题论坛正在广州举办,以“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新机遇”为主题,帮助国际社会更好地读懂中国,助力广东和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多位文化界大咖表示,将通过展览、纪录片等形式,讲好中国故事、大湾区故事。

“读懂中国”国际会议是世界了解中国发展战略最具影响力的平台之一。当前,高水平谋划推进的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观察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新机遇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视角。未来大湾区博物馆产业怎样在发展中讲好中国故事呢?国创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事业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单威认为:“随着我们国家、全世界都不断有新文物发现,可以用我们的文物和其他的文博机构做交流展,让我们的文化‘走出去’,让别人的文化‘走进来’,开阔我们的视野、胸怀。年轻人更喜欢新形态的展览,博物馆界要与时俱进,向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展览,让文物‘活’起来。”

国创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事业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单威

他说,过往,大湾区的博物馆通过展览反映了湾区发展历史,体现爱国主义情怀和改革创新奋进精神,令人感受到这块热土的魅力。今后要思考如何跳出长期以来实物的限制,找到以文化激起情感、促进大湾区文化融合的路径。他用以非传统文化展激发乡土情感举例说:“大湾区我认为它是一个特有的概念,有一些东西很值得去深挖。如果我在广州做展览,我会做一个巨型的地图,标上所有的村庄,再用扫码等方式让观众来找自己的祖籍是哪。连通这些以后,他可以看见历史、名人,经济和文化发展都有哪些成绩。就会想‘那我能去做什么’来激起这样一种感情,把资源整合在一起,让大湾区的文化真正能够融合起来。”

本次专题论坛推动世界从“读懂中国”到更深层次地“读懂”中国式现代化。纪录片也是媒介之一。十年来,日本纪录片导演竹内亮一直致力于用镜头记录真实的中国,作品受到世界各地观众的喜爱。竹内亮总结,这些关于中国的纪录片中独有的美食、美景深受外国人喜爱,他们也因此产生了来中国的浓厚兴趣。“我也一直在摸索怎么讲中国故事比较好,尽量保持客观、中立的状态去拍。我花了一年半拍的纪录片叫《再会长江》,刚拍完。从长江的源头到上海6300公里,这段我10年前也拍过,我拍两次是想通过一条河来展现这十年中国的变化真的实在是太大了!”竹内亮还说,这是他特别喜欢中国、待在中国的其中一个重要理由。

日本纪录片导演竹内亮致力于用镜头记录真实的中国

近段时间,竹内亮导演拍摄的一部外国人在广东生活的微纪录片推出。他说,很喜欢广州的美食和气候,计划在广州开分公司,继续将中国的美好传递给世界,“正在播的这个系列的微纪录介绍的是在广东生活工作的外国人,我通过这个片子真正爱上了广州。广州的海鲜巨丰富,怎么吃都非常好吃。然后广州靠大海,我这个人很怕冷,所以广州的气候也特别吸引我。虽然我现在长期住在南京,但我现在也真的在想,能不能在广州开一间分公司。”竹内亮笑着说道。

广播融媒中心记者谢馨、罗俊琳报道。

图源:国家创新与战略研究会

上一篇 :

下一篇 :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