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摘要:
8月1日,一名从河南前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表演杂技的28岁演员从8米高的道具上摔下,头部受创,陷入深度昏迷,8月9日受伤的杂技演员死亡。据现场观众称,杂技演员没戴安全锁,出事后演出继续进行。目前该马戏团因非法演出已被叫停。死亡的杂技演员家属说,在进行杂技表演时,现场无任何安全措施,事发后马戏团负责人只交了3天医药费,之后便想尽办法拒付费用。杂技演员金子鑫对此深有体会。金子鑫说,表演时也难保说不失误,杂技不能说百分之百的成功,有时候都要掉好几次。坠亡杂技女演员未系安全绳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相关资料图)
2020-08-20 05:09:57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杂技演员高空坠亡能否“唤”来行业安全标准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李玉波
8月1日,一名从河南前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表演杂技的28岁演员从8米高的道具上摔下,头部受创,陷入深度昏迷,8月9日受伤的杂技演员死亡。
据现场观众称,杂技演员没戴安全锁,出事后演出继续进行。目前该马戏团因非法演出已被叫停。
死亡的杂技演员家属说,在进行杂技表演时,现场无任何安全措施,事发后马戏团负责人只交了3天医药费,之后便想尽办法拒付费用。
该马戏团负责人回应说,马戏团虽由他独自经营,但各表演项目却是以承包方式与表演者合作;表演的道具安装归表演者管,涉事表演项目地面应设安全垫,但不知何故当日没铺上。
高空杂技表演虽然好看,但在练习和演出过程中,常常伴随着风险。杂技演员金子鑫对此深有体会。
进入安徽省杂技团之前,金子鑫在广州市杂技团待了两年,虽然已时隔多年,但他依然记得自己在广州练习“大飞人”的经历,训练中他经常从舞台中央掉下,摔到下方的防护网里,表演时演员从舞台中央掉落也很正常。
“虽然有防护网保命,但网很硬,比渔网还要粗一点,皮蹭到网上磨着很疼。”金子鑫说,表演时也难保说不失误,杂技不能说百分之百的成功,有时候(一次表演)都要掉好几次。
作为一种高难度、高风险的表演项目,杂技演出时不设置安全措施是否是常态?要如何保障杂技演员的安全?
据业内人士介绍,中国的专业院团重视对演员的保护,类似的事故并不多见。演员在进行高空表演项目时,一般都会要求以拴安全绳或者在地面架设安全网等方式进行防护,有句行话叫作离地三尺是神仙,只要一离开地面了,能拴的全给你拴上。在观看演出的时候,观众看到演员没有佩戴安全绳,但是在地面上肯定做好了防护措施,比如隔离安全网之类,这是硬性要求,简单点说就是行规。
该业内人士建议,由于业内没有形成全国或省级统一的安全标准体系,一方面应当出台标准,便于安全监管,另一方面也应该对民营杂技团体进行规范。
北京盈科(呼和浩特)律师事务所律师庄瑞彪认为,对于现在的一些杂技表演,尤其是高空表演,安全性和安全防护措施是必须严格进行监管的,草台班子式的临时性组合杂技团,其安全的随意性可想而知。因为危险随时可能发生,一旦发生,再处理起来时就难度很大。
编辑:王川
坠亡杂技女演员未系安全绳相关阅读:
“国内高空挑战第一人”坠亡:这悲剧太痛,这教训太重
“极限咏宁”挑战高空图片
文 | 杨玉龙
12月8日“国内高空挑战第一人”吴永宁高空坠亡,震惊、惋惜……吴永宁的意外死亡在网上引发的讨论和反思,仍在扩散。
极限运动,是结合了许多难度较高且挑战性较大之组合运动项目的统称。
极限运动,可以玩命但不能把命拿来玩;刺激指数,可追求刺激但不应是以不安全指数换来的。当下不少极限运动者开了直播,但有些直播带来的不仅是揪心感,还可能有巨大的负面效应——毕竟,很多极限运动的看点,与其说是“极限”,不如说是遗忘法律和安全的不要命。
高空挑战“第一人”吴永宁的去世,就清晰地昭示了这点,其教训与启示也摆在那。
首先,所有挑战者或观众都应意识到,法律应是极限运动者不可触碰的红线。比如,“爬楼党”不能私闯、擅闯“禁地”,应征得建筑物产权人或管理人的同意。另外,诚如专家建议,要尽快建立健全与户外攀爬有关的法律法规,对于一些比较危险的爬高楼行为要明确禁止。
还有,生命安全是底线中的底线。吴永宁发生意外后,QQ群里的许多爬楼爱好者都对高空挑战中一些危险的操作进行了反思,“我们是爬楼,不是玩杂技,更不玩命”。在群公告上也留着:“爬楼和摄影并不是生活的全部”等警示字样。必要的反思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参与者能够真正敬畏生命,在安全的前提下参与运动。
极限运动,即便追求在跨越心理障碍时所获得的愉悦感和成就感,但唯有在法律框架内,以及安全的护佑下,才能真正体验到参与运动带来的快乐。否则,突破法律边界,无视安全准则,则演变成了一种“玩命”的自私行为。吴永宁的悲剧,后来者理当警醒。
□杨玉龙(职员)
编辑:思凝
以上就是关于坠亡杂技女演员未系安全绳,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的相关信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